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要具备强大人格魅力和高雅道德情怀,再用有思想筋骨、道德光辉、情感温度的作品美教化、正人伦、移风俗,用明德引领风尚。
70年栉风沐雨,在首都文艺的璀璨星河中,无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以文载道、以身弘道,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擎起民族的精神火炬。
2015年9月15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内,著名演员、北京人艺演员队队长冯远征与其他53位艺术家一起,接过大红证书,获得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荣誉称号。表彰会一结束,冯远征就赶回首都剧场。当晚,他首次执导并主演的话剧《司马迁》首演。这是他十年磨一剑的创作。舞台上,冯远征扮演的司马迁,深爱着自己的国家,也坚决捍卫他追求史实的顽强和人格的纯洁。可他始终谦逊低调,一句“我没你说的那么英雄”,让观众觉得可亲、可信。这一角色也仿佛冯远征本人,看起来并无英雄壮举,从艺30年来,却始终抱着“戏比天大”的原则,坚持对艺术的纯粹追求。曾经,他出演话剧《知己》时,因高强度排练和演出而高烧不退。可他愣是利用演出间隙回到化妆室输液,没有耽误一场演出。演出《全家福》期间遭遇父亲病危,他抑制住内心的焦虑,利用休息日和工作日上午到医院陪护,一到演出时间依然返回舞台。近三年,冯远征忙于教授青年演员,通过一部又一部作品的传帮带,培养他们以创作作为中心,潜心笃志、锤炼精品。活跃于艺术舞台的同时,他也热情投身时代怀抱,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可以找到他的身影。
艺术家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面对艺术创新时的平等探索和对真谛的据理力争,也是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时,对至精至尚艺术的坚定追求。著名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就是顶着压力为中国朦胧诗呐喊的第一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在夕光里》为代表的朦胧诗兴起。可强大的因袭力量却为这些作品贴上“古怪诗”的标签,加以拒绝和排斥。谢冕并不盲从,他反而看到了一股改变以往单调一律化的诗风的新生力量。1980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艺评论《在新的崛起面前》大胆为朦胧诗正名。这大声疾呼不仅挽救了朦胧诗,也最终改变了诗歌的格局。如今已88岁高龄的谢冕依然慧眼如炬。他不仅看到了新诗的伟大与荣光,更清晰地洞察了新诗的问题所在。看到诗歌已逐渐远离大众,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根本原因是好作品太少。他发表文艺评论《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提出创作者个人生活志趣变“宅”,创作者对疏离、忽略公共生活失去了警惕,其创作势必被抛离于公共空间之外。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因而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义利关系,面对金钱、名气的诱惑,更应坚守艺德。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的演员李雪健,所获奖项囊括了中国影视界全部个人表演奖。在传播渠道多样化,文艺工作者拥有超出常人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当下,一位著名表演艺术家的市场价值毋庸置疑。可李雪健偏偏是一位从艺40年只拍过一次商业广告的演员。这唯一的一次商业广告,是要宣传一款口含片,李雪健手拿口含片对着镜头说:“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可不久后,李雪健就出演了一个哑巴的形象,成功的表演恰与广告语背道而驰。“我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嘴巴子,这不是明着在那胡说八道吗。”从此,李雪健再不碰商业广告。他说:“我不是不想挣钱,但是我不挣不应该属于我的钱。我出多少力,挣多少钱,心里踏实。”
在艺术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始终眼明心亮的,还有相声表演艺术家李金斗。就为了能让工薪阶层看得起剧场里的相声表演,2003年,时任第三届北京曲协主席的他在东城区文化馆剧场开办了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相声火了(是好事),可票价却居高不下。所以我们把票价定在20元,不管有多大困难,永远不涨价!”君子一言驷马难追,17年来,20元的票价始终没变,登台的演员时常自嘲:“20元一晚上,您看我们7对演员外加主持人,合着不到2块钱就看一个人。”即便这样,这份坚守依然不变。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70年首都文艺星河璀璨,众多文艺大师风采高山仰止。仅2002年至今,市委宣传部、市人力社保局和市文联共同设立的“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就已授予107位艺术家。刘恒、史铁生、刘庆邦、杨立新等文艺家首批上榜,此后,毕淑敏、曹文轩、王黎光、任鸣、迟小秋、孟凡贵等文艺工作者均获殊荣,以其榜样的力量,感召更多文艺工作者担负起“用明德引领风尚”的使命,以高超的艺术水准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引领社会风尚,铸造民族之魂。文/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