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饶的土地 舞动的旋律
——《人民的非遗》主题音乐会观后
文/景俊美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也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的前夕,中央民族歌舞团于6月6日至7日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相继举行了两场专题音乐会:“《人民的非遗》——家乡的乐”主题音乐会和“《人民的非遗》——家乡的歌”主题音乐会。两场音乐会精选了已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级或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的著名民族民间歌曲,涉及到的民族艺术包括藏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羌族、京族等近20个民族的器乐、声乐及歌伴舞等多种形式。在民族之美、历史之美和艺术之美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大融合、大联欢的音乐盛况。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音乐会的一开篇即掀起了一股浓浓的乡情。《云吟羌情》展现的是以羌笛旋律为主,加之框鼓而就的悠扬婉转。随后匹之以深情款款的朝鲜族民谣《阿里郎》,伽倻琴伴奏边弹边唱,氛围感与情绪恰到好处。第三个曲目《桔梗谣》虽然也是朝鲜族民谣,但风格与主题不同,它展现的是一种劳动场面,歌、舞、鼓齐发,欢快且富有动律感。藏族民歌《阿玛勒霍》采用扎木聂弹唱的方式,传递着雪域高原儿女对家乡的歌颂。芦笙四声部《与祖对话》则以一支代表古老传统的六管低音芦笙与一支体现当下的改良金竹芦笙的唱和为主元素,通过不同音色的对话、叠加与交替,形成一种跨时空的穿越与对话。
单体音乐有时空的对话,不同音乐之间也有时空的交流。从羌、藏的西部表达到朝鲜族的北部展现,再到西南地区苗、侗的芦笙及其舞蹈,然后来到了岭南地区的广州音乐《旱天雷》。这首音乐的历史流变,从琵琶小曲到扬琴曲再到具有浓郁粤地风格的合奏曲,建构了一部音乐曲目因其丰茂而格外引人注目的变奏史。从内容上看,它展现了久旱逢甘露的欢欣,情绪饱满、旋律欢快。从体例上看,它进入了一个五人小乐队的编制,让观众可以捕捉到更丰盈的视听感。回族花儿《尕老汉》既有演唱又有口弦表演,展现的宴席曲活泼灵便、歌舞并行、内容丰富,在我国的青海、甘肃、宁夏地区深受当地人喜爱,被称之为“家花儿”。京族民歌《海风阵阵》以泛音乐器独弦琴的演奏为主,辅之以8人小乐队伴奏,展现了两首经典京族乐曲《过桥吹风》《穿针引线》的巧妙编配,旋律优美,有一种扑面而来的轻盈与空灵。
从北向南、自西而东,再由东至西、自南而北上,祖国的美妙音乐与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样,丰饶而绚丽。草原民族的音乐组合《忆》展现的是草原的美丽与辽阔,音乐语言简练、节奏舒展,叠加以呼麦的广阔和托布秀尔的欢快,勾勒出一幅淳朴、祥和的牧民安居图。与《忆》形成呼应的兴安盟民歌《巴仁杭盖》,译为汉语的含义是“西边的富饶的山丘”。这曲“西边的富饶的山丘”运用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四胡为主奏乐器,辅之以马头琴、蒙古鼓等民族特色乐器,展现了游牧民族热烈奔放的性格特征和激越欢腾的歌舞胜景。在音乐的旋律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景象扑面而来。队伍不断壮大,至《草原情愫》而达到一个小高潮。这首依然聚焦草原的“歌”,不仅有前面各艺术元素的呈现,还尤其突出了四胡的奔放、长调的宽广、呼麦的深沉和马头琴的悠扬。乐曲运用多织体交融的技法和演奏方式,传递出草原民族的淳朴、热情、欢快和奔放,带动感和感染力极强。
与草原民族形成对比的是山区民族的“对山歌”。广西的“刘三姐”便是在对山歌中脱颖而出,被后人尊称为“歌仙”或“歌神”。广西民歌《刘三姐歌谣》融合了《山歌好比春江水》《世上哪有树缠藤》《多谢了》等经典曲目,辅之以天琴、马骨胡等民族特有乐器,展现了八桂大地上的壮乡特色。韵律变动到“大美新疆”,首先展现的是互动最强烈的手鼓,观众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即“十二木卡姆”是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展现的《乌扎勒木卡姆》是第六个木卡姆,不仅陈述了“新疆是个好地方”,尤其歌颂了新疆这块热土诞生了“玫瑰花一样的姑娘”。
大轴是多民族器乐合奏《声声不息》。这曲以“和美理念”贯穿其中,集结了对五十六个民族的热烈歌颂的合奏曲是根据歌曲《五十六个民族》改编而来,展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艺术人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上将积极进取、不懈奋斗。与“家乡的乐”相呼应的是第二场音乐会“家乡的歌”非遗经典民歌音乐会,它主要聚焦了民歌联唱《吉祥酒歌》、云南民歌二重唱《小河淌水》、江苏民歌小合唱《茉莉花》、四川民歌二重唱《康定情歌》以及《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经典曲目。这些曲目紧紧围绕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歌声中传递了文化的最强音。人们都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音乐的创作者一定有他自己的祖国。因此,在没有国界的旋律里,最能召唤情感的共鸣,而我们的非遗艺术,正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让我们在其动人的旋律里去尽情释放最彻底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
景俊美
现任北京市社科院文化所副所长、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艺评论、非遗保护研究,著有《中国传统节日当代精神价值研究》《回望与探索:文艺评论的价值确立与文化立场》等,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2016年入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2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